信息来源于:耿诚餐饮管理 发布于:2025-09-23 10:10:50
“分”即为“平分”、“半”的意思,除了指昼夜平分外,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。秋分日后,昼夜温差加大,气温逐日下降,逐渐进入深秋时节,对应着我们的身体内阳消阴长。
有句话讲“秋分不养,一年白忙”,抓住这个养生好时机,为入冬打好基础,寒冷的天气里咱们也能过得更舒服一些。
喝一茶,防凉燥
都知道秋天的燥邪伤人,但大家可能不知道,秋分过后,燥邪的属性也会发生变化,秋分前属于暑热未散的温燥,秋分后气温下降,要谨防凉燥。
之前我们常吃的梨确实是滋阴润燥的好选择,但它比较寒凉,更适合祛温燥,针对凉燥更适合用杏仁、紫苏等温润之品。
凉燥的主要表现:畏寒、痰白、舌质偏白等。
国家级名老中医徐荣谦徐老推荐了一杯私房润燥茶饮——紫苏茶,就适合应对秋分节气后的凉燥。
食材:紫苏3克、杏仁3-6克、红糖适量。
做法:杏仁去皮(打粉也可以),放入水里煮5—10分钟,再加入紫苏,泡10分钟左右,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适量红糖。
紫苏辛温,解表发散、化痰理气、止呕,杏仁苦温,润肺止咳、润肠通便、降气,红糖润心肺。
禁忌:大便溏稀、不成形的人不建议饮用。
吃三宝,润肺健脾
秋分时节饮食方面要注意两点:一是少吃瓜果、多吃谷物;二是适量多吃一些温润、清润的食物。
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润肺、健脾,减少秋燥引起的不适。
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,这3种正当季的宝藏食材一定别错过!
01红薯
中医认为,红薯有“补虚乏,益气力,健脾胃,强肾阴”的功效,早在明代,就被称为“长寿食品”。
它富含蛋白质、果胶、氨基酸、膳食纤维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以及钙、钾、铁等10余种微量元素,有益于血管保护和血压的稳定,促进肠道蠕动,预防便秘。
推荐吃法:红薯饼
1、红薯泥加入鸡蛋液和酵母、适量水和面粉,搅拌成糊状。
2、锅中刷油,红薯糊摊成圆形饼小火煎至金黄,撒上黑芝麻翻面,同样煎至金黄即可。
02花生
花生入脾、肺经,有健脾补肺、润肠通便的作用,适量食用花生有助于脾胃、肺脏健康,还能防便秘。
秋季吃花生,最好的方式是煮着吃。因为秋燥本就严重,如果再用油炸或者烤的方式做花生,更容易加重肺燥。
推荐吃法:滋补花生酪
1、糯米提前泡两个小时,和花生以1:1的比例,放入破壁机打汁。
2、倒入锅中小火不断搅动至其成糊状,最后淋上桂花蜜即可。
03黑芝麻
黑芝麻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增香调料,也是有益于健康的食疗佳品。它药食两用,具有“补肝肾,滋五脏,益精血,润肠燥”等功效。
推荐吃法:自制黑芝麻糊
1、适量黑芝麻放入锅中,小火炒4分钟左右。
2、一碗剩米饭加两倍水,放入适量炒好的黑芝麻和白芝麻,倒入搅拌机里打碎,用纱布或细孔滤网过滤。
3、过滤好的芝麻糊倒入锅中,小火煮开即可。
做好3件事,健康防病
随着气温的下降,咱们的日常起居也要做出相应调整。
01不要贪凉
秋分前尚有残留的暑气,很多人还保持着夏季的习惯,吹空调、睡凉席、吃冷饮等。而秋分后过后降温明显,尤其是早晚温差变大,家里的凉席、风扇等纳凉用品可以擦洗干净收起来了,晚上睡觉记得盖上薄毯。
天冷之后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,要注意增添衣物,老人、小孩及体质弱的人群尤其要多注意。
02早睡早起
天热的时候大家熬夜比较多,秋分后睡眠时间应逐渐调整至早睡早起的状态,即晚上9、10点钟入睡,早上6、7点钟起床。
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,以养"收"气,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,使肺气得以舒展。
03适度运动
此时秋高气爽,可以说是很多地区一年中最舒适的一段时间,我们可以适量增加一些运动,对增强体质有很好的帮助。
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广东耿诚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官网:www.gdmeals.com,感谢您的访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