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来源于:耿诚餐饮管理 发布于:2024-11-07 11:20:51
今年立冬时间:2024年11月7日,星期四。
立冬的到来,标志着冬天正式拉开序幕,随之而来的是冷空气的加剧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写道:“立,建始也。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”人体与自然界四季的更替相对应,春生夏长、秋收冬藏。
冬季就是一个“藏”的季节。中国人自古就有“立冬补冬”的习俗,立冬是冬季的初始,也是收藏进补的好时候!
立冬时节,牢记这9件事,过好入冬黄金15天,记得为家人转发收藏。
01 立冬养生三原则
1、少咸多苦,养肾在中医看来,冬天要少吃咸味食物,多吃苦味食物。冬季在五行中属水,而水对应的五脏是肾,肾主咸,心主苦,肾旺会克心火。咸味吃多了,就会导致心阳减弱。减咸增苦,可以帮助我们补肾固精。冬季饮食,应以清淡为主,过咸的食物最好少吃,多吃新鲜蔬菜,例如:生菜、莴笋、苦菊、芹菜等。
2、少寒多温,养胃冬季气候处于一个“阴消阳长”的过程,若是不慎受凉,寒邪便容易侵入肠胃,引起不适。
所以要尤其注意胃部的养护,首先要防寒保暖,尤其是腹部的防护,以免着凉。同时也应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作为“引补”,例如:小米南瓜粥、山药粥等。也可以经常揉腹,促进消化,更有益于胃部的健康。
3、早睡晚起:养神立冬后,应遵循“早卧晚起,以待日光”的养生之道。在起居方面,要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,敛阴护阳,养精蓄锐。老年人可以适当睡睡懒觉,年轻人要注意,睡觉避免过晚,以防熬夜带来的损耗。冬季养生着眼于一个“藏”字,不轻易扰动阳气,也不过度忧心操劳,躁动心神。良好的起居习惯,便是冬季养生非常重要的一步。
02 立冬养生三注意
1、运动调养,以静为主有句谚语说的好:“冬天动一动,少闹一场病;冬天懒一懒,多喝药一碗”。中医认为,动则生阳,冬季运动,能够帮助人体增强免疫力,促进血液循环。但是要注意的是,立冬时运动,应以静为主,不宜太过剧烈。冬季气温下降,四肢比较僵硬,运动前最好先热热身,活动一下筋骨,运动时要注意保暖,预防出汗后,着凉感冒。可以在向阳的地方进行太极拳、八段锦、十六段锦等运动,微微出汗便是最好的状态。
2、精神调养,以平为主冬季天干物燥,人们容易上火,情绪易激动。平时若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,一定要学会及时调解。对于心中的抑郁情绪,也可以适当的发泄出来。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,避免烦扰,使我们体内的阳气得以潜藏。同时可以多晒晒太阳,注意防寒防燥,护阳补肾。
3、饮食调养,以温为主古语云:“冬季有食补,春来勇如虎”。冬季养生,应以温补为主,重在养肾防寒。冬天是进补的好时候,但也万万不可盲目进补,吃这些,帮你保养好身体。
立冬吃三宝
山药
冬季最适合吃根菜,山药就是很好的根菜。山药健脾、益胃、益肺,它的食用方法很多,煮粥最易吸收,适合老人和小孩还有体虚者食用。
冬瓜
冬季天气干燥,人体运动少,内火容易积聚,易引起咽炎、便秘等问题。冬瓜中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能促进肠道蠕动,清火利尿,排出身体的废物。
白萝卜
俗话说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。”冬季吃萝卜,能够帮助我们润肺止咳,清理内火,煮熟后食用还能补气。但要注意的是,白萝卜性凉,脾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吃。
03 立冬养生三秘诀
1、热水泡脚俗话说:寒从脚底生。冬季防寒保暖尤为重要。每晚睡觉前,用温水泡脚,辅之用手在足心揉搓。能够帮助我们缓解一天的疲劳,补肾防感冒。泡脚时,水温不要太烫,泡脚时长以20分钟为宜。泡完脚后,身体舒畅温暖,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好的睡眠。
2、淡盐水漱口冬季气温低,家中常常门窗紧闭,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,引起咽痛、扁桃体发炎等症状。每天早晚用淡盐水漱口,能够帮助去除口腔中的细菌。嗓子不舒服时,用这招可以缓解。
3、穴位按摩
肾俞穴
位置:腰部左右二指宽的地方。
方法:将手掌搓热,在肾俞穴的部位上下擦动按摩,持续15分钟左右,腰部从内到外微微发热为宜。
作用:帮助改善精力减退、肾虚腰痛,能够温补肾阳。
神阙穴
位置:腹中部,脐中央。方法:双手交叠,顺时针方向打圈按摩。
作用:让人体精气充盈,精神饱满,对腹痛肠鸣也有一定缓解作用。
涌泉穴
位置:足掌前三分之一处,弯曲脚趾时凹陷的地方便是。
方法:右手三指按摩左脚足心,左手三指按摩右脚足心,交替按摩70次左右,直至足心发热。
作用:能够缓解足寒的症状,益精填髓、温补肾经。
04 《遵生八笺》中说:“冬之三月,乾坤气闭,万物伏藏,君子谨戒。”季节更替,日升月落,大自然运行的规律,也暗含着处世之道。冬季的“藏”,不是消沉退缩,而是绽放前的收敛,迸发前的沉淀。正如人生一样,即使身处低谷,也不应失去锐意,要默默蓄力,再伺机而行。愿你能在这个冬天里,身体健康,万事顺意,愿时光能温柔待你,每一个明天多些平坦,少些风雪。
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广东耿诚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官网:www.gdmeals.com,感谢您的访问!
以上文章有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