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来源于:耿诚餐饮管理 发布于:2023-08-05 14:09:06
黄芪在广东人的餐桌上很常见,可是这小小黄芪为何被称为补气之王呢?
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,清朝绣宫内称其为“补气诸药之最”,民间也流传着“常喝黄芪汤,防病保健康”的顺口溜,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,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。
中医认为,黄芪味甘、性微温,对肺、脾、肝、肾这四个器官有调理的作用。黄芪补气,非常适合我们在秋冬饮用。黄芪补气的效果就像是人体这座城市总调度,协调着每一条公路的高速运行。体弱、无力者可以用它来补一补身体,增强体质。
现代医学研究表明:
1.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应激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。
2.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,增强心肌收缩力,调节血糖含量。
3.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,改善心肌供血,提高免疫功能,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。
说起黄芪,很多人都会想起人参,它们同是补气药,在用法上有相似方之处。
那么,它们到底能不能同食呢?黄芪和人参补气的侧重点是不同:黄芪多用于补虚气,而人参更侧重于补元气。
虽然两者可同食,但要注意——控制用量!
为什么要强调这点呢?这是因为两者同食时,容易出现“过补”的情况。因此,泡黄芪人参水时,用量最好控制在500ml的水中放入3g即可,等到味道变淡了再更换。
另外,有传言称萝卜是顺气、下气的,不宜与黄芪、人参同食,这是真的吗?
古代医学认为是可以同食的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人参、黄芪研末,红皮大萝卜蘸食,治阴虚血尿,亦可治沙淋、石淋。”而且,现代医学也没有证据表明不能同吃。
黄芪不是适合所有人
4种体质要注意
1、身体发热者
感冒伴随发热,或者患有肺结核,且出现咳血、口干舌燥、身体发热等症状,那么就不适合单独服用黄芪,不利于身体恢复。
2、肾阴虚的人
黄芪是补肾阳虚的,若属于肾阴虚、湿热的情况,就不要服用了,否则会加重病情。
3、月经期女性
正处于月经期的女性,记住不要服用黄芪,容易使月经紊乱。等到经期过去了再喝黄芪水,会有补气养血的效果。
4、怀孕期女性
怀孕期间服用黄芪,可能导致滑胎,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。即使是备孕期,也要谨慎服用。